年末歲終,有些事情該來個了結,然而有些東西卻註定要不斷延續,跟著我們一起跨過了新年。其中之一就是,各種親友聚會以及聚會上必不可少的酒。2014年12月末,全國各地本毫不相干的人們,在各自的聚會上因酒和網絡聯繫到了一起,從一斤到七斤,最終促成了2014年年末的一場“網絡拼酒”鬧劇,在視頻網站和微信等不同社交平臺上瘋狂傳播,引來罵聲一片和爭議無數。無論各路“酒神”是有心還是無意,“網絡拼酒”,除了醫生建議的“過量飲酒有害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險”之外,背後折射出的深層的社會心態問題,更值得反思。
  從一斤到七斤,鬥酒還是鬥狠
  這場被網友和媒體戲稱繼“冰桶挑戰”之後年底“酒桶挑戰”的網絡事件,肇始於2014年12月中旬,網上的一個視屏。視頻中,一名黑衣男青年稱因聚會遲到,給大家演示怎麼喝酒,隨即開了一瓶白酒倒入海碗中,數秒鐘一飲而盡。視屏上傳到網絡上引髮網友驚呼,“一斤哥”由此誕生。
  自此便拉開了網上拼酒的帷幕。2014年12月21日下午,江蘇沛縣網友挑戰“一斤哥”的視頻再次走紅。
  視屏中挑戰的青年人表示不服氣,要表演一下沛縣的人是怎麼喝酒的。一名穿黑色長袖T恤的年輕人把兩瓶白酒倒在一起。“一斤酒,一斤酒算什麼?”視頻中有人說。倒完酒,這名男子一手端起酒,一口氣喝下多半盆。旁邊起哄的朋友說,“還一點沒喝完呢”。該男子只好把剩下的全部喝掉。至此,有了“二斤哥”。
  然而,通過網絡,拼酒的連環效應開始在不同地區體現。後來江蘇徐州、河北河間相繼出現了“一斤哥”、“二斤哥”、“三斤哥”、“四斤哥”、“五斤哥”。2014年12月26日,河南南陽與江蘇豐縣同時涌現“六斤哥”。
  2014年12月28日,有女性加入到這場拼酒鬧劇。河北邯鄲,出現了“五斤姐”的視頻,截至2014年30日上午,在騰訊視頻,被點播941.3萬次。記者註意到,視屏中,一個被朋友稱作“夢夢”的女子,聚會上表示三斤、四斤都不算什麼,自己能喝5斤。在眾朋友的的一片起哄中,當場啟封打開5瓶,並倒在8個高腳玻璃杯中,剩餘的全倒在了一個白色玻璃器皿里。歷時11分鐘,她在表情明顯痛苦情況下喝完5斤白酒。
  然而,鬧劇並未就此結束,此後又傳出“七斤哥”,同時,部分省份紛紛傳出參加挑戰的視頻。四川瀘州,古藺 “大胃王”聶鋼也在網上參加了拼酒接力,3分鐘喝下4斤2兩白酒;內蒙古,一個身穿傳統民族服飾的姑娘,在朋友諸如“內蒙的姑娘就是豪爽”之類的贊譽中挑戰了兩斤半白酒……
  酒徒游戲,其社會土壤是什麼
  這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,同時又讓人深惡痛絕的“鬥酒秀”,引來輿論一片批評。“我不知道這是要作死還是腦袋進水了,這是在用生命喝酒啊。”看完這系列視屏的小劉對記者說。有網友說:“愚蠢之極,在一群酒肉朋友的叫囂中,為了所謂的面子而逞能,可悲啊。”
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侯醫生告訴記者:“儘管不同體質的人,酒量不一樣,但對正常人來說,純乙醇致死的量是250毫升到500毫升左右。一次飲35度及以上度數的白酒一斤,對身體傷害就非常大,相當危險了;直接飲酒兩三斤,則可能直接導致胃灼傷、出血,甚至猝死。”她對網上能喝六七斤白酒的“酒神”持懷疑態度。
  當然,後來有媒體曝出,部分拼酒視頻實為地方酒商策劃炒作。然而,“真實也好,炒作也罷,這種在飲酒上鬥狠、逞能行為是典型的酒徒文化,切不能等同於傳統的酒文化。”從事紅酒生意同時也是酒文化研究者的管先生表示。他說:“中國酒文化,歷史源遠流長,酒中有精神,酒中有內涵。古有‘李白鬥酒詩百篇’,這是酒中出詩,但像這樣為了純粹比酒量大小而鬥酒,實在是酒徒之舉,無知而且可笑。”
  有時評人表示,中國的酒文化從未如此蠻荒無知。
  然而,其背後的社會土壤又是什麼?為什麼這麼多人竟然爭相參與?
  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王芳說,酒作為一種特殊的飲品,歷來在社會生活中被賦予了很多符號化的意義。首先,在我們傳統的文化里,酒首先是和男性氣質聯繫在一起的,“善飲”、“豪飲”更是歷來男性特征與男子漢氣概的表徵。同時,在她看來,喝酒作為社交中的一種交際工具,加之傳統民間嗜酒陋習,酒量的大小被認為是一種能力大小的體現。“我們常常會聽到身邊有人很艷羡地誇贊某某真能喝。”而當下,隨著社會流動的加劇和人際互動的頻繁,喝酒作為社交工具被賦予太多功利性意涵。
  而在首都師範大學從事媒體研究的蔣建華教授則強調,網絡媒體和社交平臺的便捷性,以及網絡傳播自身特點和傳播效應為短期內“隔空拼酒”的實現提供了可能。
  同時,記者註意到,這次網絡鬥酒的一個很重要特點就是,鬥酒者出於對地域的狹隘認同,也是促成這次網絡鬥酒短期發酵的重要因素。多個視屏中均出現捍衛自己故鄉“尊嚴”的話語。
  是心態扭曲,還是價值荒蕪
  無論如何應該看到,此次網絡鬥酒事件,反映出的社會存在的一種浮躁與喧囂的心態,以及折射出部分社會成員精神生活的荒蕪。網絡鬥酒,如此無聊與如此喧囂,其背後是多少人的病態心理。
  社會心理學家周曉虹看來,隨著社會變遷,各種不正常社會心理逐漸增多,特別是2008年以來,社會心理學家意識到中國社會心理開始出現消極的心態,比如浮躁、喧囂、忽悠、炒作、炫富、暴力、冷漠。
  而“網絡鬥酒”恰是這一社會過程中不正常心態的具體表徵。
 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強指出,失範社會,一種狀態體現為價值的冷漠,“人們陷入的狀況正是既沒有可值得珍視的價值,也沒有什麼價值可以被威脅”。
  人們只追求感官上的刺激,而無視心靈和精神上的荒蕪。
  無論如何,如此“拼酒”於人於己,百害而無一利,是十足的愚蠢的做法。那些網上拼酒的人固然應該被叫停,同時,那些在酒桌旁煽風點火,吶喊叫囂的人同樣在拼酒鬧劇中應該被批評。
  《民法通則》規定公民由於過錯侵害他人人身、財產安全的,應當承擔民事責任。
  律師提醒,酒場勸酒,若出現事故,甚至人身安全問題,飲酒者雖承擔主要責任,但勸酒者亦要承擔相應民事責任。
  (原標題:“網絡拼酒”瘋狂傳播引爭議 女子痛苦喝5斤白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m84wmqfu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